close

課徵「買房稅」將引發民眾反彈

【住展房屋網 編輯室】財政部公佈「奢侈稅施行成效檢討報告」,報告中指出全國有六十六萬多人持有三棟以上房屋,顯示「囤房現象嚴重」。財政部傾向修正奢侈稅時,除了打炒房,也要打「囤房」,對名下持有三屋以上的多屋族課徵「買房稅」。但是擁有三間房屋以上的民眾並非都是投機炒房客,財政部怎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?若要課徵買房稅,勢將引發民意反彈。

奢侈稅施行成效檢討報告的計劃主持人學者黃耀輝,才於今年七月二十六日在經濟日報撰文指出,目前台灣一個人名下有超過三棟房子的人數「超過二十五萬人」;但八月十九日財政部公佈他負責的這份報告時,黃耀輝又改口說,根據調查台灣擁有三棟房屋以上的民眾,共有「六十六萬多人」。

 

課徵「買房稅」將引發民眾反彈財政部對名下持有三屋以上的多屋族課徵「買房稅」。

囤屋大戶有多少?

財政部長張盛和在今年七月說,根據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,以身分證字號歸戶,全台擁有三棟房屋以上的人達二十五萬多人,按目前全國持有房屋的六百零七點五萬人計算,囤屋大戶占比約百分之四左右。但奢侈稅施行成效檢討報告公佈當天,張部長也改口說台灣擁有三棟房屋以上的民眾,人數有六十六萬人,占全體有屋者的百分之九。

同樣都是說明「擁有三棟房屋以上民眾的人數」這件事,學者黃耀輝與財政部長張盛和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,竟然可以將人數從二十五萬人增加到六十六萬人,囤屋大戶占比率也由百分之四增為百分之九。顯示部長及學者的說法不夠嚴謹,也讓人不禁合理懷疑他們是不是想用誇大人數的方式,凸顯「囤房現象嚴重」,好對名下持有三屋以上的多屋族課徵「買房稅」。

黃耀輝認為,這些擁有多棟房屋的人未來若繼續買房,應該不是為了自住需求,等於是將「自己買房賺錢的快樂,建築在很多人買不起房的痛苦之上」,建議奢侈稅未來可對擁有多戶房屋的買方課徵奢侈稅。財政部長張盛和也回應,擁有多棟房子的囤屋大戶,將是奢侈稅修法改革重點。

一竿子打翻一條船

但他們這樣的邏輯有個前提,必須是「擁有三間房以上的民眾全是房市炒房客」,才有課徵買房稅的必要,問題是,「擁有房屋」跟「炒作房屋」是二回事,這就跟買股票並不等於是炒作股票,道理是一樣的,財政部的政策如要推動課徵買房稅,最好考量到民眾實際使用狀況,再來做決定。

政府官員和學者連「擁有三棟房屋以上民眾的人數」到底有多少,究竟是二十五萬人或是六十六萬人?都說的前後不一致,容易誤導民眾,因為長期擁有多間房屋絕不會是炒作房價的元兇,將「擁有三棟房屋以上的民眾」全部視為炒房大戶,一竿子打翻一條船,並不公允。

我國國情與星港不同

奢侈稅研究報告建議財政部參考香港、新加坡對一戶多屋者採累進稅率,課徵額外印花稅的制度,我國也可對擁有三棟以上不動產的持有人,以加重奢侈稅或增加契稅方式,加重課稅力道,以抑制炒作歪風。

但是香港、新加坡對買方課稅有其背景,台灣與香港、新加坡的背景不同,必須考慮國情差異。例如,香港與新加坡可能有陸資、外資炒作房地產的問題,因此對外資買方加課稅捐,但我國類似情況並不顯著。而且香港、新加坡因為沒有所得稅設計,才要以額外稅制抑制房價炒作。但台灣握有「所得稅」,根本不用再課徵買房稅。

香港及新加坡的打房政策,實施至今,房地產價格沒有達到預期下跌效果,房價仍分別有百分之十六點六以及百分之三點四的漲幅,顯示在國際熱錢流向亞洲、及市場利率仍低的情況之下,打房政策只能夠壓抑,但是並不能將房價真正打下來。財政部想用「買房稅」來打房,絕對達不到目的。

不能用買房稅打房

政府不能把房價飆漲的責任全部歸咎建商與買房者,尤其是政府決定逐年大幅調高公告地價,要使地價貼近實價,土地成本已經提高,若選在此時再增加買方也要課徵奢侈稅的話,只會「稅上加稅」,最後只是影響市場供給,增加民眾購屋負擔。 

房地產價格要回到市場供需原理,政府應大量提供社會住宅,增加供給面,都會區要加速都市更新,這才是根本解決問題辦法,而不是提出如「買房稅」等影響房地產正常交易的政策。

本文摘自10月5日出刊之《住展雜誌》383期房市話題,同期內容除本文外,並有「台灣住宅政策探討」、「奢侈稅修法何去何從」、「我家會不會被政府徵收?」、「人生有夢 名師築夢踏實」等,更多內容請參閱《住展雜誌》,並尊重智慧財產權,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:住展雜誌,更多資料請上住展房屋網 http://www.myhousing.com.tw 謝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預售屋交流平台 的頭像
    預售屋交流平台

    專營興富發.國泰建設預售屋換約~高雄農16與美術館特區之大樓.透天店面.別墅.公寓~

    預售屋交流平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